拉麵史裡沒有正宗這回事啦!上篇│從橫濱上岸的○○湯麵

 


你知道嗎?
在今天看來是和食代表的拉麵,
原本的名字居然是「廣東支那蕎麥」!


 

◎開始吃肉的日本人

日本在公元1633年,由第三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光頒布了「鎖國令」之後,除了可以與中國、朝鮮、荷蘭在特定的區域內貿易之外,其他外國船隻人員一律不得接近日本,就這樣鎖國兩百多年。

1853年的7月8日,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理(Matthew Perry)率領四艘塗成黑色的新式蒸汽軍艦,穿越江戶灣在浦賀登陸,要求日本開國通商。美國黑船示威事件引發了一連串歐洲列強的跟進,終於在1858年,日本幕府政權不得不與美國、荷蘭、俄國、英國、法國,分別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簡稱「五國通商條約」。

 

黑船來航。(圖片來源)

黑船來航。(圖片來源

 

五國通商條約包括了日本對外開設八個通商港口,以及匯率、關稅、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等的屈辱條件。這對日本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產生了所謂「維新志士」的愛國青年們,以及接下來的一連串維新運動。不過對於日本的飲食文化來說,更重要的是:日本人開始吃肉了!

大家可能不太相信,雖然現在講到日本食物會覺得都跟肉有關(拉麵、壽喜燒、鰻魚飯、豬排飯、炸蝦飯、牛丼、親子丼……),不過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基本上是不吃獸肉的(但是會吃魚,因為魚不算是獸肉)。用現代的時髦方式說明的話,大致上以前的日本人吃的是「海鮮素」。

關於日本人不吃獸肉的傳統有很多種說法。首先這跟歷史上幾位天皇與將軍因為篤信佛教而頒發的禁殺生令有關,再者古代日本一直沒能發展出有效率的牲畜飼養技術。

 

頒布《生類憐憫令》的德川綱吉他本人。(圖片來源)

頒布《生類憐憫令》的德川綱吉他本人。(圖片來源

 

鎖國政策解除之後,部分日本學者開始接觸與學習西方思想,也有人開始提倡學外國人吃肉。明治天皇於1872年頒布命令解除吃肉,日本人才慢慢接受了肉食。隨著維新西化的腳步,豬排飯、壽喜燒、親子丼這類新發明的日本肉食料理,在19世紀後半出現於日本街頭。

 

◎橫濱中國風湯麵

在日本對外開放的商港之中,神奈川港(也就是現在的橫濱市)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區域。

由於外國人經商的需要,在橫濱建立了類似租界的外國人居留地。後來橫濱開通對上海、香港的定期船班,大量服務外商的中國人與中國貿易商就進入了橫濱,並在外國人居留地的山下町周圍建造了關帝廟、中華會館、中華學校等等。逐漸形成名為「南京町」的區域,這個南京町也就是後來的橫濱中華街。

 

橫濱中華街。(圖片來源)

橫濱中華街。(圖片來源

 

任何地方只要出現外國移民,就一定會帶來外國的飲食文化。隨著中國移民的腳步,中華料理在橫濱逐漸發展。南京町開起了各種價位與特色的中華料理餐館。大約在一九零零年左右,南京町有小販賣起了湯麵,這種中華風味湯麵裡面有清澈湯底、叉燒肉片、鹼水黃麵。

當時的中華風湯麵作法不明,也沒有照片佐證,無法判斷是源自於中國哪個省份的料理。不過從使用的鹼水黃麵、配料的豬肉稱作叉燒、以及後來被引進東京的名稱來看,應該跟廣東人有很深的關係。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廣東人吃的叉燒湯麵!

 

◎淺草來來軒與拉麵元年

西元1910年(明治43年),一位名叫尾崎貫一的日本人從橫濱海關退休,並思索著如何開啟事業第二春。他認為,如果把橫濱的中華料理引進到東京應該非常有搞頭。

於是他聘請了十幾位在橫濱的廣東廚師,在東京的淺草公園附近創立了一家叫做「來來軒」的大眾中華料理食堂。為了吸引東京消費者的目光,尾崎貫一決定以橫濱街頭常見的中華式湯麵當做主打。

當時東京人對於這種湯麵並沒有什麼概念。為了讓消費者能夠快速理解主打商品,來來軒的招牌上寫的是「廣東支那蕎麦 來々軒」。蕎麦的平假名寫作そば,そば的讀音是SOBA,也就是日式的蕎麥麵條。

(編按:支那一詞源自於梵文,即指稱中國。原本為中性,在日本國力漸強之後變為帶有貶抑意味的用詞。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之後,要求日本政府統一取消「支那」用法,改稱中華民國。詳見wikipedia。)

 

日式拉麵的起點來來軒(圖片由食貨誌提供)

日式拉麵的起點來來軒(圖片由食貨誌提供)

 

日語裡有一句俗語說「關西烏龍(麵),關東蕎麥(麵)」。細的蕎麥麵條可以冷吃熱吃、乾吃、湯吃,本來就是東京人很熟悉的一種食物。借用蕎麥麵的形狀特性,加上富有異國風情的「廣東支那」,很快便引起話題達到廣告效果。

來來軒販賣的廣東支那蕎麥麵,是將雞骨高湯以醬油鹽汁調味,加入廚房師傅手拉的鹼水麵,再加上稱之為「叉燒」的豬肉片、筍乾、水煮蛋、蔥絲。每碗只賣六錢,這是當年一般庶民大眾都能消費得起的價錢。由於定價實惠又新奇有趣,當年的來來軒在短時間內就受到東京庶民階級消費者的喜愛。而這就是日本拉麵的起點:醬油拉麵。所以,日本一些拉麵研究者把來來軒開店的明治43年,叫做「拉麵元年」。

 

◎跑到函館去的大廚們

來來軒的成功,帶動了很多後繼者也開始在東京開中華料理食堂販賣「支那蕎麥麵」。這些中華料理食堂的廚房學徒,在學成之後外出創業。就這樣開枝散葉,逐漸把這種醬油口味的「支那蕎麥麵」發展到日本本州地區的各城市。

幾乎與東京來來軒同一時期,另一批原本在橫濱南京町執業的華人廚師到達了北海道的函館(同樣是對外通商港口)。這批華人廚師一樣把橫濱的中華湯麵帶到函館,沿用橫濱南京町的習慣,只用鹽調味。

 

北海道的鹽味拉麵。(圖片來源)

北海道的鹽味拉麵。(圖片來源

 

這一個中華湯麵的「支派」,最後在函館地區站穩了腳步。這就是後來日式拉麵的第二種基本調味型態,「鹽味拉麵」的始祖。不過,鹽味拉麵被日本全國消費者所熟悉已經是戰後的事情了。

 

◎暫時退出日本食物史

這時的「支那蕎麥麵」雖然慢慢向日本全國擴散,但還不能說是非常普及的庶民飲食。因為日本當時的農業技術並不發達,導致糧食作物的產能不高。小麥主要作為「麥飯」食用,拿來作麵條屬於比較奢侈的行為。

而且嚴格說起來當時的日本,雖然是亞洲最早西化的地方,與歐美列強相比還是相對貧窮的新興國家,雖說支那蕎麥麵屬於庶民消費,但除了都會地區之外,並沒有足夠的消費人口來支持支那蕎麥麵發展。

正因為當時的貧窮處境,日本國內的主流思想大多認為,必須學習歐美殖民帝國的行為模式,來確保國家永續發展。這樣的想法終於一步步把日本推向了戰爭發動國的角色。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隨著戰爭時序演進,逐漸把戰略目標放大到控制整個亞洲。這使得日本國內物資供應更加緊張,而戰爭所需要的兵員更必須從全國的青壯男性中徵調,導致各地的中華料理食堂慢慢失去了原料、廚師和消費者。

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日本開始節節敗退。戰事的失利使得兵員與物資更加吃緊。最後日本各地的中華料理食堂全數歇業,日式拉麵暫時退下了食物史的舞台。

(拉麵的曲折故事還沒結束,請見下篇)
(封面圖片│rok1966@flickr


13461328_10154234683582090_1885894695_o

本文內容摘選自

《食貨誌:寫給吃貨的故事與烹調的道理》

(著/鄧士瑋,高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