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的養成是懂得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是關於「我自己」的模擬市民養成遊戲。
天天都可以玩。
「叁拾選物」開在臺電大樓附近的巷子裡,連經過都要靠運氣,但很多人都會被「叁拾選物」這眼生的店名和看板上拘謹的紳士勾進店裡。店主 Issa 帥帥的,既不過分熱絡也不冷漠。聊開時才露出一點像是傳教士的使命感,只是,他的宣教,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育,是日常好用物入他眼入他手,他也親切認真地說給你知那樣。話語流出來,不浮誇,每一字句都鄭重,彷彿踩著文字前行一樣深思熟慮。
Issa說,「叁拾選物是一種生活選物的店,臺灣這種店還不多,一般來說寄生在家飾類,我們是用編輯的角度把選物的概念明確化。」
「叁拾選物」的「選物」是受到日本雜貨的影響嗎?他自覺受歐洲影響更多。日本主流有兩種,一種是雜貨,一種是民藝,Issac 偏向雜貨派。「我們的選物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方式。譬如你到一間品質好的雜貨店,你會想要的是日常裡會用到的東西,是用合理的價格能獲得的好東西。」Issa 拿起架上的玻璃杯:「例如這是法國的國民玻璃杯,價格和價值呈正比。現在在歐洲也都是 Made in China了(笑),但 Duralex 不會因為『全球化』,就 Made in China。Duralex只製造玻璃,可以信任的玻璃。」
「當我們可以選擇好又合理的價格,我們就不會去屈就不好的東西。『便宜』不是可以用就好,而是『好用』,品質、價格、設計,都是我們要追求的。CP值不是一味追求低價,而是一種綜合值,我想把美學、美感也加進去。」
「希望叁拾選物,是三十世代的選擇。」他說。三十歲是怎樣的世代?可能已經不是學生,工作了幾年,有自己的生活,也比較能主導自己的空間。而選物,最重要的是安心度,Issa 說他有幾個選擇標準:「百年品牌」,「普遍」,「好用」。叁拾選物裡也有臺灣品牌,清潔劑、手工刷具,茶等等。選用臺灣品牌的好處在於省去運費。但臺灣的問題在於品牌化程度低,產業偏向OEM代工。他認為「品牌」化需要的不是「重新包裝」,而是「負責」,維持品質,建立信賴感。
「我希望市場上有更多選擇,有許多不同個性的人選用不同的物,這是一件很好的事」,Issa 說。「我們的選物重點還在告訴你,我選擇的理由。」這是一種價值觀,藉由個性化的推薦,提供個人觀點和使用經驗。「客人當然有買東西的基本價值和市場概念的自覺把關,譬如說,洗碗精怎麼買?一般就是看價錢和包裝,但如果有做功課,也會知道參考的標準。我們要提供的也是一種參考的標準。」
至於「選物的標準」,Issa說:「那就是,問我自己會不會掏錢買?」當然,不光是店家有話要說,消費者也會回饋,會教育店家,提供想法。譬如,有個女生每個禮拜都來買密封罐。Issa覺得好奇怪,這女孩是做生意的嗎?後來聊天時她告訴Issa,「我買的所有食物都放密封罐。第一,排列好看,第二不用過度包裝,第三,可以掌握份量與收納的方式。」
Issa二十幾歲時做了很多年設計。但是女朋友一個問題難倒了他,「你覺得我這件衣服好不好看?我這雙鞋好不好看?」原來好看不好看這個問題比想像中更難,「是挑戰,也應該做功課,應該開啟各種食衣住行的美學研究。譬如說,這流理臺,好不好看?如果只重視CP值,就談不上品味。」而品味的養成,說到底,就只是懂得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東西,是場關於「我自己」的養成遊戲,天天都可以玩。
臉書專頁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10巷10號
電話|02 2367 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