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山海夾縫的海稻米成為藝術養分,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Mipaliw(米耙流)在阿美族語中是「互助」之意;
為族人,為祖先,為土地。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以此為名,
透由藝術創作為媒介,找回部落傳統文化,
永續環境的大地美學,
承襲部落世代的神聖意義,
傳遞「互助而後美好」精神,締結部落的團結與土地共享共生


梯田、溼地、海稻米,如浪的甜根子草,偶爾挾著飛魚香,沿著台 11 線公路,讓海風領著走進石梯坪,一一穿過藝術的縫隙。

八月盛暑,特別跑了一趟花蓮,驅車駛進台 11 線,座落於石梯坪前方的水梯田區,與 11 件帶著部落血脈與土地故事的藝術作品相逢,這是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在此之前,我想先從豐濱鄉石梯坪水梯田,開始這段藝術起點。

石梯坪因大片平坦的海岸階地而得名,這片地質豐富的海蝕地形,土壤豐富養分,過去曾是阿美族部落種植稻米的土地,一階一階的梯田往下延伸到太平洋,被認定為全球十分罕見的臨海水梯田。

然而因為灌溉系統斷水、部落人力外流、農業經濟蕭條,水梯田休耕長達三十年,長成一塊塊野原荒地,沒有什麼人會記得這裡。老實說,原本我對這裡的印象,大概只有民宿「沙漠風情」所留下來的遺世孤寂,而後又多了同一位建築師打造的民宿「石梯灣 118」,俐落有勁的清水混凝土直奔入海,人們追逐建築而來,卻不曾留意腳下的田野。

圖片為作者設於 2017.04

2010 年,自外地返鄉回巢的阿美族藝術工作者 舒米.如妮(Sumi Dongi),開始推動水稻田復耕計畫,期盼恢復耆老遙遠記憶裡的金色稻浪,經過族人、農夫共同協力,以及獲得林務局補助開辦劣化地復育計畫支持,重造水圳,引流水路,更推廣無農藥的友善自然農法,溫和對待修復中的土壤,恢復濕地生態,水梯田始得復耕,屬於豐濱鄉的海稻米再次回到部落土地。

雖然我的書寫如此清淡,你必須知道他們為守護傳統而丟擲的力量其實如此沈重。

墾山、開道、挖地、刨木,機器上不了山,下不了溼地,靠人工一點一滴整田。許多佈滿皺紋的耆老再次重拾鋤頭與鐮刀,與青年孩子一起施工,一寸寸鑿下未來的希望,也留下先人的智慧。這些故事,都紀錄於 2013 年的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以及 2015 年一度極受矚目的國片《太陽的孩子》,這兩部片的導演就是舒米.如妮的兒子勒嘎.舒米(Lekal Sumi)

Mipaliw(米耙流)在阿美族語中是「互助」之意,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只要有需要,人們就會無私伸出援手,為族人,為祖先,為土地。他們互相幫助,彼此理解,守護信仰,每個步驟與脈絡,都有部落世代傳承的神聖意義。米粑流濕地藝術季以此為名,便是傳遞「互助而後美好」的精神,締結部落的團結羈絆,給予大地的回饋與承諾。

本展也藉此展現石梯坪水梯田濕地生態復育的結晶,反應在主視覺設計上,飽滿而明亮的插畫,填滿了稻穗、生物與勞動者,完整訴說出石梯坪風景現貌。太平洋,海稻米,綠草原,層次分明,走進濕地小徑,秧苗可愛,野花滾滾,昆蟲迎接,寸步都迷人。

關於欣賞戶外藝術季,我的經驗中有兩種型態。

一是因作品夠強而造成期待,引人入勝,若幸運的話,藝術品多半能吻合想像,回饋不太偏差的應許;二是抱持著不確定的心情前往探險,卻發現作品實際蘊含的力量竟勝過文字書寫,這種驚喜則更富餘韻,回味無窮。

我想《米粑流濕地藝術季》就是屬於後者,必須實地摸索、問候或擁抱,藝術的能量就會流向觀者的心裡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的前身,是 2011~2012 年發生在豐濱港口石梯坪的「水梯田溼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與水梯田溼地音樂季」,相隔數年後再次復辦的 2017 年藝術季計畫,則更進一步希望建立「大地美學」、「三生型態」、「生態旅遊」之間的交集,關於完整概念,可參考 官方說明

嚴格說起來《米粑流濕地藝術季》的作品數量並不多,總共僅 11 件,若真緩慢欣賞,加上吹吹海風,吃吃飛魚,與當地人聊聊天,約莫也只需半天時光。當然我強烈建議開車前往,若真不方便,在石梯坪風景區門口就有公車站,可往返花蓮市區。

參與米粑流的 9 組國內藝術家,多半來自台灣東海岸的原民藝術家,再加 2 位來自匈牙利與西班牙的國外藝術家,全數 11 件作品中,除了位於復興無菸部落的《Ciyasepong》以外,均在石梯坪台 11 線的左右。

建議先到設於「瀰漫」咖啡空間的服務中心,索取藝術季說明摺頁,可依活動折頁上的編號收集作品印章,共有 10 個章(另一個在復興無菸部落的作品,因需要預約故不列入本次集章活動中)若集滿 10 個章,可以再回到服務中心換小禮物。接著請緩步當車,來一段梯田溼地的藝術散步計畫。

(註:瀰漫咖啡目前暫時歇業中,因為老闆娘去生小孩,未來應該還會繼續營業)

以下挑選幾個作品介紹。諸位駐村藝術家所使用的媒材,多半為竹、藤、木、麻繩、土壤、稻草等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同時亦使用上主辦單位林務局所提供的大量漂流木,除了直接反應土地原生環境的純粹,同時也有效降低製作成本。

對米粑流的藝術作品來說,背對著高山,面向著汪洋,山海地景,全是藝術視角的一部分,再有稻子成熟時的黃金滿穗,這麼特殊的條件,構成獨一無二的場景。

海稻米的故事真實又動人,每一粒米終成了藝術養分。

1、撒部.噶照\「輕輕落下的種子」

台 11 線上最顯眼的作品應屬《輕輕落下的種子》,以漂流木裁成一定尺寸的短塊拼木成圓形種子般的「巢」,這是一個休憩空間,吸引人們自然聚集在此,與之相映,留下身影,如果「喜愛」的情感也是一顆種子,那麼在此來去駐留的過客,或續每個人都在此落下了一點餵養作品的正能量。旁邊則是兩株巨大的蒲公英,彷彿隨時都會隨海風搖曳,飛出輕蕊,眼前就是「石梯灣 118」灰色建築,遠近成畫。

2、拉飛.邵馬\「大地的臉孔」

見到年輕的原住民藝術家 LAFIN 後,發現他身上帶著一點野性,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的作品力道直率且剛毅,雖然對藝術的解讀隨人自由,但有時還是能觀察出完成品與施做者之間的「結」。

以漂流木刨削成型的「大地的臉孔」,仰天浮現在濱海的土地上,讓我十分驚豔。「要以謙卑的姿態守護山林海洋,敬畏大地。」來自耆老們的教誨長存於 LAFIN 心中,當商業悄悄入侵土地,影響當地部落傳統生活結構,保存與破壞的衝突就更明顯。藝術家創作出從地裡抬頭、仰望天空的大地之母,也盼族人們能回到家鄉,聆聽並感受自然的訓誡,再次找回古老的勇氣。

3、伊祐.噶照\「躲在樹蔭下吹吹海風」

蒼綠的森山上,突然出現一座藍白帆布的「帳篷」,應該很多人都不會錯過它。伊祐.噶照運用大型漂流木仔細刨成如同一張網的樑柱骨架,選用台灣人常民生活中最常見的藍白帆布為牆,帶著精密建築結構的計算,造成一座似波紋又似網的休憩所。

作品概念來自藝術家的兒時記憶,回到他跟著母親進行農活的時光,當時沒有適當的遮蔽處可讓母親在農忙間休憩乘涼,長大後的他,跨越了時空,製造一個獻給部落人們休息的場所,在通透結構中放置座椅,任何人都可坐下歇腿,吹拂好像數十年不變的鹹鹹海風。

4、饒愛琴\「網洞捕獲」

擅長使用拼貼捕捉創作思考的藝術家饒愛琴,這回在石梯坪的一小塊水田邊,編織出以鋼筋、棉線、布所形塑而成的空心結構,遠遠望去,是否就像一塊沈睡在海底的礁岩?像洞穴又像岩石的作品上,白色布塊隨風飄逸,像是被水流牽動的海草,卻也像是人們如常生活中流逝的時光與記憶。

饒愛琴過去的作品中也曾經看到自然與人類、過去與現在的思考,拼貼手法其實可視為記憶重組,如同作品主題,無論「捕獲」了什麼,都是一種尋覓的過程。此作品的不規則線條與水田、蘆葦與草葉虛實交錯,風一吹過,就像海邊一首流動的詩

5、Eva Bubla\「向祖靈致敬」

來自匈牙利的女性藝術家 Eva Bubla,還有另外一位搭檔,共同成立「Green Root Lab 綠根實驗室」,這對關注自然生態議題的藝術家,也曾經參加過「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為了深入了解部落文化與人民生活,Eva 花了一段時間進駐石梯坪,通過與在地人交流的過程,她不斷捕捉靈感、消化衝擊、或是推翻自己再重來,只為了確定最符合當地部落傳統文化的主題。

最後誕生出來的作品,來自部落居民使用的傳統漁筌,代表過去依賴漁業為生的歷史,三座竹製漁筌,以代表港口部落八大年齡階層的八根竹柱為主要重心,漁筌看似簡單,其實製作上有其難度,Eva 獲得當地耆老林清進阿公伸出援手教學,共同完成這三座大型竹架漁筌,上面綁著竹片,寫上部落族人傳遞給祖靈的訊息,也代表外來藝術家對當地文化的敬意。

觀賞作品過程中,竹片因風動而敲響清脆節奏,襯托背後青山,宛如一陣陣向上傳遞的祝福之音,或許「聆聽」也是藝術家設定體驗完整作品的一環,不妨在此靜靜聆聽,大地的聲音。

6、Alvaro Trugeda\「泥塑聖殿」

曾旅居北京,後來移居台東的西班牙藝術家,過去曾經參加過「2015 花東原創生活節」與「2016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研究了一下他的作品,過去畫作多為色彩鮮活的圖像,影像也是他的創作方式之一。不過這次他在米粑流的作品,回歸到樸素而崇敬的角度,利用當地的「土」,製造出一棟土壁、稻草、艾草等自然素材組成的原始小屋,傳達的三個概念為「生活方式(農耕與狩獵,又以狩獵為主)」、信仰和希望。

這座聖殿外牆,繪滿代表信仰的圖像,小屋大開了兩個代表窗戶又像門的「門戶」,高度剛剛好過膝蓋,屋內則擺了數個表情各異的人像木雕,像是這個家或說這片土地的居民,觀者可自行決定,要進去造訪?不進去只在外面窺探?對當地族人來說,我們都只是外來者,但無論是原本就存在的人,或是後來才留下的人,踏上這片大地,如何與自然相處,將是一輩子的課題。

7、鄧敦方\Ciyasepong

這個作品在最不容易抵達的復興無菸部落,當我們開著車拐上角度艱險的山路,我都一度懷疑為什麼藝術家要選擇在這個地方創作。經詢問後得知,原來來自台北的藝術家鄧敦方移居部落,與當地培養居民有了情感,因此希望能透過藝術回饋給土地。

第一眼看到不知道怎麼發音的「Ciyasepong」,根據官方介紹,「『Ciyasepong』稱水搗米,是利用流水使木頭配合槓桿原理,將放置於容器中的稻米敲打去殼,因為水流下時發出『加嘶』及敲擊到容器時「碰」的聲音,因此也可叫做『Ciyasepong』。」

鄧敦方向居民募集不使用的生活舊物,在復興無菸部落的水梯田邊,創造出一組引水裝置,除了提醒大家這裡的水源曾經消失了  30 年,如今獲得水源的恩惠,同時也帶有趕走山豬的功用(山豬竟然吃稻子!)。居民們十分有趣,提供了各種想像不到的物品,例如餅乾鐵盒、錄影機、中華電信小耳朵等等,讓這個作品扣緊了生活的真實性,也聯繫著關於土地對於爭取水源的奮鬥。

為什麼我特別介紹這個作品,是希望能回應到本最早提到之海稻米復育的議題。

這批原住民的作品中,有不少藝術家特別以「聚會場所」或「家」為意象作為表現。阿美族語中的這樣的空間名為“ Talu’an ”,是人們聚集場所,精神象徵,也是信仰中心,對部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堡壘,「輕輕落下的種子」、「謝謝你把我種下」、「Pinokay to!回家吧!」或是西班牙藝術家作創作的「泥塑聖殿」等作品都是同一種型態。

例如來自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的藝術家安安,以竹片、稻草、漂流木創作的立體裝置,家就是生命的根源,任憑遷徙飄零,人們都應該不忘根本,他以一顆種子代表生命的傳承與延續,向上的樹葉就是新生,向下的葉子則是回饋給土地養分,自然循環系統給予生物必須的空氣與土地,人們都該對大地帶著感恩與敬意。

圖片設於藝術家拔舒浪.魯魯安的作品「謝謝你把我種下」之前。依序為:藝術家拉飛.邵馬(左一)、歌手阿努·卡力亭·沙力朋安(左二)、策展人郭書萍(中)、藝術家拔舒浪.魯魯安(右二,暱稱安安)、本文作者。

雖然型態部分雷同,不過文化根源確實在那裡,被萃取的素材多半會是相似的,靠海的就與船或魚有關,靠山的就與田或樹有關,差異只在於藝術家的想像如何被推展,如何活用多元素材,鑿出一定藝術質量的深度,或是當地機構與人民是否願意提供空間支持藝術創作,一起共同改變一地的風景。當文化被留下被觀看被珍惜,透過藝術為手段與土地共生,才是最大的意義,我想這也是米粑流想傳遞下去的思考。

在我參與過的藝術祭裡,一直有幾個概念會被提出,如何活化舊事物創造新價值,如何整合人與自然與文化的關係,如何跨越世代與觀念差異取得認可共同推動,這些都是必須在地方長期經營的議題,而非一次活動就能掀起浪潮,反而是像水滴,一點一滴泛出漣漪,持續運動,才有可能創造美麗波瀾。

看完藝術作品後,我們坐在海邊的咖啡廳「項鍊咖啡工作室」,喝奶茶吃烤肉,聽著一起陪伴我們欣賞作品的阿美族朋友阿努·卡力亭·沙力朋安,彈著吉他輕輕演唱,他可是第 25 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的得主。

在部落好像就是這樣,沒有任何架子,人與人的距離近在咫尺,友善與熱情也是直接發燙。

若你造訪石梯坪,路上巧遇一位親切的阿美族原住民,請跟他好好聊聊,說不定你正在與一位藝術家或音樂家說話著唷。

如果你看完我上面所述,或是實際看過紀錄片後才來造訪,當你踏進藝術作品所在區域,腳底採著濕濕土壤,請不要嫌棄泥濘或髒,因為有了水份,生命得以延續,這滋潤的感受,正是米粑流得以實現的證明。

據說因為土地鹽分高,導致同樣為台梗四號,海稻米的香味就高出許多,明年我也要想向舒米訂一包海稻米,嚐嚐跨越三十多年後再現芬芳的滋味。

藝術季日期至 2017 年 10 月 30 日止,歡迎大家趁著剩下的時間,往石梯坪尋訪藝術。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2017.07.01~2017.10.30

交通方式參考:http://www.mipaliwarts.com/edcontent.php?lang=tw&tb=5

官網:http://www.mipaliwarts.com/index.php?lang=tw

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mipaliw/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