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年,日本出版了一本解釋當時流行詞語的書,
書名是《新語新知識》,
一百年後,長住台灣的日本人戶田一康,
藉著古書把當時流行文化整理一番。
去帝劇看戲與逛三越百貨,是什麼時候被電視給取代的呢?
向世界汲取知識的窗口,還有在當時等同知識分子關鍵字的「丸善の二階」!
文/戶田一康
沒有電視的 1934 年 ── 在電影院看「新聞電影」的時代
1934 年(昭和 9 年)是尚未發明電視的時代。當時能提供資訊與娛樂的媒體就是電影。現在,電影正式開演前會置入其他電影的預告;以前,則是插入名為「新聞電影」的新聞短片,並在電影正式開演前播放。尤其是戰爭開始後,一般民眾透過這個「新聞電影」得知戰況。
因此,對當時的人而言,應該難以想像家中有電視,還能透過它得到資訊與娛樂這樣的生活。不知道電視為何物,身處於 1934 年當時的人,若看到現在的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應該會嚇到腿軟。但現代的我們,生活究竟是否比1934年富足,則是難以判定。
戰前,有一句知名廣告文案:「今天去帝劇看戲,明天就去逛三越。」這句文案是什麼意思呢?「沒有電視的時代」中的新穎與富裕,又意謂著什麼呢?
今天去帝劇看戲,明天就去逛三越」 ── 「童話故事世界」的百貨公司
「今天去帝劇看戲,明天就去逛三越」一句的原型,是來自於三越百貨公司在帝劇第一屆文藝協會新劇公演的傳單標語,那時傳單上寫著:「今天看戲劇,明天懇請蒞臨三越百貨店。」帝劇是帝國劇場的簡稱。於 1911 年(明治 44 年)建造完成,是日本第一座西式裝潢的劇場。三越本來是一家創業於江戶時代、賣和服的百年老店,到1900年代初期轉變為百貨公司。
當初「今天看戲劇,明天懇請蒞臨三越百貨店」的標語,到大正時期後,改為「今天去帝劇看戲,明天就去逛三越」,也被使用在三越百貨公司的海報上,成為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如今,「今天去帝劇看戲,明天就去逛三越」被認為是近代廣告史上的名作。
「今天在帝國劇場欣賞戲劇,明天在三越百貨公司享受購物」的一句話,為什麼會如此有名呢?據說是因為這句話象徵著當時中產階級以上者的優雅生活,並成為不屬於該階層的人所羨慕的對象。
而且,戰前的百貨公司,與現代人對百貨公司的印象相當不同。寺田寅彦的《百貨公司裡的夏日午後》(1929 年)中有一段敘述如下。
柏油路街道上,溫度超過華氏一百度的下午,走在大百貨公司裡,我不由自主想起德布西的「牧神午後前奏曲」。商品排列成像一片盛開的花園,天花板上的電風扇像蜜蜂嗡嗡聲似的轉動。眾人來來去去,看起來像鹿、像鳥,也像精靈。簡直就像是所有與人有關係的東西,都因炎熱而蒸發,剩下的只有夢幻的童話故事世界。
直到 1929 年(昭和 4 年),百貨公司仍是個「夢幻的童話故事世界」。「今天去帝劇看戲,明天就去逛三越」一句,讓一般老百姓想像著屬於不同世界、有如夢想般的生活。這是因為單憑想像,才會比現實更華麗、更美麗。用極短的詞彙,卻發揮了最大的效果,這便是這句廣告文案被譽為名作的理由吧。
文豪與丸善(1)── 田山花袋「丸善二樓」
就像西式外觀的房屋被稱為「文化住宅」,當時的日本人認為,既新穎又富裕的文化生活是西方國家帶來的東西。
來自西洋的東西不只是「物質」,還有「知識」。就像夏目漱石與芥川龍之介等文豪都畢於英文系,明治、大正時期的知識分子外文能力十分強,能直接閱讀外文書吸取新知。當時販賣外文書的書店中,最有名的就是丸善。丸善的創業者是早矢仕有的。早矢仕有的本來是位醫生,後來拜福澤諭吉為師,領悟到學習西方文化的重要性。於是,1869 年(明治 2 年)在橫濱創辦丸屋商社,從事醫藥、醫療用品的進口與販賣。隔年在東京日本橋開設分店,也開始從事外文書的進口與販賣。由於「外文書專櫃」設在日本橋分店二樓,而「丸善二樓」遂在知識分子之間成為特別有意義的詞。
譬如田山花袋在《東京的三十年》(1917 年)裡寫道
在十九世紀歐洲大陸澎湃洶湧的思潮,透過丸善二樓,微微波及這個遠東的孤島。
也就是說,「丸善二樓」是一扇朝向歐洲開啟的窗口。同時可以說,將自己的國家稱為「遠東孤島」的比喻,代表的不只是田山花袋,還有當時日本人所抱持對歐洲人的自卑感。
文豪與丸善(2)──「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By 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也是丸善的常客之一。
《某個傻子的一生》(1927 年)中有一節如下。
那裡是某家書店的二樓。二十歲的他爬上架在書櫃的西式梯子,找著新書。
「某家書店的二樓」,當然是指「丸善二樓」。這篇文章裡,芥川龍之介回想「二十歲」的時候──大學時代的自己。
身為東京帝國大學學生的芥川龍之介,在丸善二樓找外文書。那裡有莫泊桑、波特萊爾等法國作家與詩人,以及英國的蕭伯納、俄國的托爾斯泰等作家的書籍。
找書找到累的他,不由自主的從梯子上往下觀望。
他在梯子上,往下望著書櫃間來來去去的店員與客人──他們小得讓人意外,而且樣子還很寒酸。
「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
他暫時留在梯子上張望著這些人。
這句「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被認為象徵著芥川龍之介身為藝術至上主義者的宣示,相當有名。
平凡的人生,渺小又寒酸。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珍貴的就是藝術。而且藝術與哲學都在書裡面,那些書來自於西方國家。
在以前的社會,知識並非誰都可以取得,而是限於特權階級所擁有。除非是大學生,一般人不會看外文書,而大學生的人數又極少。
根據文部科學省的「學校基本調查」,1897 年(明治 30 年)的大學升學率僅 1 %左右,從 1925 年(大正 14 年)一直到 1935 年(昭和 10 年),都一直處於不到 5 %的狀態。到了 1963 年(昭和 38 年)左右,大學升學率才超過 10 %。這與 1964 年的東京奧運差不多是同時期,也是電視開始普及於一般家庭的時期。大學升學率上升與電視普及之間有什麼關聯嗎?
電視與教育的普及 ── 從「電視黃金時代」到「遠離電視現象」
NHK(日本放送協會)開始在電視上播放是 1953 年(昭和 28 年)的事。而電視開始普及於一般家庭則是在 1964 年的東京奧運前後,從那時便開啟了「電視黃金時代」。
電視的最大功勞在於「教育普及」。就算不屬於特權階級的人,只要買一臺電視機,就可透過它得知國內外的新聞與知識。再說,電視的收視者不限於知識分子,而是以一般大眾為對象,因此電視節目製作人也重視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播放節目。大學升學率的提高與電視普及一致,應該不是偶然。
然而最近,常常聽到「遠離電視現象」這個詞。以年輕人為主,不看電視的人愈來愈多。因為一臺個人電腦或智慧型手機足以得到資訊與娛樂,沒有必要特意去看電視。
如今,知識與娛樂已不再是特別的東西。只要有智慧型手機,隨時隨地就可輕鬆迅速學東西,享受娛樂。但我們不復見百貨公司裡「童話故事的世界」,也不能想像在書店二樓把一本精裝外文書悄悄拿進手裡是何種感動。
速度、輕鬆及便利,這些「現代生活」的關鍵詞,或許看來不一定能帶給我們精神上的富足。
(本文摘自《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從日本老年代學新語彙、新風俗、新知識》,戶田一康 著,光現出版)